发布会上,农垦稻米系列团体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、中国粮协大米分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、国粮武汉科学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谢健,从质量指标与食品安全指标设定、储运与加工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解读,介绍了此系列团体标准的特点和亮点。 一是质量指标要求更高。《农垦粳稻谷》团体标准中的杂质含量、黄粒米含量等指标要求比《优质稻谷》国家标准(GB/T 17891-2017)的要求更高。《农垦粳米》团体标准中的不完善粒、黄粒米、杂质含量、互混率等指标比《大米》国家标准(GB/T1354-2018)和《绿色食品稻米》行业标准(NY/T419)中相应指标要求更高。《农垦粳稻谷》将杂质含量、黄粒米含量指标限量值分别降至0.8%和0.5%,比《优质稻谷》国家标准中的限量值1.0%和1.0%要求更严;《农垦粳米》中的不完善粒、黄粒米、杂质含量、互混率等指标限量值分别降至2.0%、0.2%、0.1%、3.0% ,比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值3.0%、0.5%、0.25%、5.0%要求更高。 二是安全指标要求更严。《农垦粳稻谷》和《农垦粳米》团体标准中真菌毒素含量、重金属含量、农药残留量等食品安全类指标的限量值比《优质稻谷》和《大米》的国家标准要求更加严格。例如,《农垦粳米》的黄曲霉毒素B1、无机砷(以As计)、稻瘟灵、丁草胺等的限量值分别降至5μg/kg、0.15mg/kg、0.01mg/kg 、0.01mg/kg,比国标中的相应指标限量值10μg/kg、0.2mg/kg、1mg/kg、0.5mg/kg要求更严。 三是突出全过程质量管控。为确保农垦生产的稻米达到农垦团体标准的要求,还配套制定了《农垦水稻种植技术规程》《农垦稻米加工技术规范》和《农垦稻谷储运技术规范》等系列技术、管理规范,从生产种植、运输、储藏到加工等全过程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标,形成了稻米生产从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体系,实施此系列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全程质量管控水平。
这次发布的系列团体标准,立足农垦具有组织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等优势的实际,坚持主要指标“高于国标,优于绿色”的原则,既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“保底线”,又按照市场要求建立农垦团体标准体系“拉高线”,以制定消费导向的粳米、粳稻谷标准为重点,并配套编制了农垦稻谷储运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以及系列水稻技术规程,初步构建起了覆盖稻米产业全链条、具有农垦特色的稻米全产业链团体标准体系,是我国稻米产业标准化建设的一次新突破,是以高标准促进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创新,必将推动新形势下的农垦稻米产业化、标准化建设迈上新高度。
(来源:《中国农垦杂志》公众号》